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5-03-25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而共同奋斗
--在栾川县2015 年农业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 樊国玺
(2015 年3 月24 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的农业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对我县2014 年的三农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的农业农村和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富周县长代表县委、政府对全县2014 年的农业农村和扶贫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对2015 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希望各乡镇、各单位按照这些安排抓好落实,齐心协力做好新一年的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同时会议还对过去一年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形成比学赶超的好局面,推进全县农口的各项工作。
过去的2014 年,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民生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等工作,都取得了好的成效,一些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比如农业产业化发展,去年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1 家,数量居全市各县之首。应该说,在洛阳市的9 个县当中,我们是一个农业小县,但是新增的市级龙头企业和目前我们拥有的龙头企业数量达到全市第一,这是很不容易的;林业生态建设也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 "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 "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水利部门和各乡镇共同努力,保障全县平安度汛,有效抵御了57 年一遇的特大旱情;美丽乡村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前列,获得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称号,庙子镇庄子村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全国一共有1100 多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其中就有我们庄子村。扶贫开发方面搬迁扶贫、社会扶贫、定点扶贫等一些好的做法在国家、省级媒体上转发推广,整体工作在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位;畜牧、农机、气象、烟草等部门的同志也从自身的职能出发,为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各个乡镇、各个委局、企事业单位、农村干部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今年各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好的基础,坚定了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信心。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政府向大家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战线上的同志表示慰问!希望大家珍惜取得的成绩,加倍努力做好下步工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再立新功。
在富周县长系统安排部署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一些意见,讲话的题目就叫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而共同奋斗》。围绕这个题目,我想谈一些自己对农业农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认识。今天在座的同志们,既有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同志,也有县直委局的同志,还有涉农的企事业单位、帮扶单位的同志,还有最基层一线的村支部书记们,今天我讲的既是一个汇报也是一次交流。
为什么要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而全力奋斗?这是当前我们做好"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决定的。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至少是三个方面。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从我们国家来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也是我们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四个全面"和我们的三农工作是紧密相关、息息相通的。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至关重要就在农村、在农民。习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总书记要求的高度去认识当前的三农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农村农业的改革也至关重要,今年的中央1 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去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核心精神。全面依法治国,在中央1 号文件中就专门讲了一个部分,都是讲推进农村的依法治国。这是我们推进"三农"工作的第一个新的形势。二是在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什么叫新常态?就是整个国家的发展不再是持续快速地增长,过去是高速增长,现在叫中高速增长。由于农村农业是一个弱势的产业,国家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支撑和带动农业相对发展快一点,但是现在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降了下来,在这种经济增长情况下,怎么去认识、推进三农工作,必须很好地研究。具体到国内的农业农村工作,李克强总理讲,"三农"工作面临两个"天花板"、两道"紧箍咒"。两个"天花板",一个就是农产品价格不可以再涨上去了,遇到了"天花板";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外的农产品的价格,国家的补贴也遇到了"天花板",不可以再补了,再补就违背WTO 的规则了。两道"紧箍咒",一个是资源约束的"瓶颈",农业资源的约束,土地在减少,另一个是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严峻。这是我们三农工作面临的第二个形势。三是我们自身面临的情况。对于栾川来说,农业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业,因为我们是深山区县,全县2477 平方公里,49%的面积海拔在1000 米以上。我们拥有的耕地数量,这几年一直按16万亩去说,从农业人口来说,人均大概半亩地。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力水平很差,百分之六七十都是靠天收,多数的耕地没有形成规模连片。从农村人口来看,年人均收入在2300 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1.1 万户,接近4 万人,还有75 个贫困村。这就是我们农业农村的现状。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推进"工矿强县"战略进入到了洛阳市的强县行列,在河南省也相对是一个强县,特别是去年一年,在工矿业主导产品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找出了破解的办法,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大幅度好转,巩固了在国内的钼和钨的行业当中举足轻重的龙头地位。大家原来只知道钼,而不知道钨,现在我们栾川是国内第一产钨大县。通过"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栾川成为中国旅游强县,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县,旅游产业的兴起直接带动了25000 户农村群众致富增收,"全景栾川"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栾川已经建成为河南省首家国家级生态县,也是河南省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此同时,明显的反差是,我县的农村群众的人均收入2014 年才刚刚突破8000 元,低于洛阳市的平均水平,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讲这些就是要说明,我们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矿业、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业和农村工作还相对薄弱,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比还有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愈加重视农村和农业,愈加关注我们栾川农村的群众,决不可以让农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落在后面。
这是我对我们整个"三农"工作的认识和感受。要特别强化这些认识,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在这个形势下,我们2015 年包括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总的思路就是: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题,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城乡统筹为载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安居乐业,让农村安定有序,走出一条具有栾川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我们的目标是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坚持改革创新为主题、产业发展为主线、城乡统筹为载体。"两个加快":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农村面貌的改变,要让农民安居乐业,让农村安定有序。这就叫具有栾川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怎么样按照这个路子去实现我们的目标?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解决农业要强问题。二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解决农民要富问题。三是在建设美丽乡村上迈出新步伐,解决农村要美问题。
一、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解决农业要强问题
优化农业结构,这是一个根基。只有农业强,农业的效益上去了,农民才会富,农村才会稳。怎么样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呢?这几年我们连续在坚持很明确的指导思想,推进这项工作,我想借这个机会,把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路理得更清晰一些。农业强的努力方向是现代农业,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基础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的效益要上去,必须搞现代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也需要我们很好地去学习。现代农业,无非是它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目前我们的现状不太一样。生产方式上,应该是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我们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应该搞清楚农业生产方式要转变,经营方式要改变,组织方式要转变,把这些基本东西搞清楚了,我们才知道下步应该怎么去做。优化产业结构的步骤,我们应该更明确,第一,要明确我们农业的主导产业,这里指的是传统农业。第二,做好规划布局。第三,抓住要害关键。
(一)要明确主导产业。应该是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主要是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林果、生态畜禽、有机杂粮等农副产品和林产品的加工,这是我们有一定传统,有一定基础的的农业主导产业,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二)要做好规划布局。农业部门要做好规划布局,哪些乡镇、哪些区域、哪些地带,适合哪些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产业,要很好地去谋篇布局,有效地去指导各个乡镇。
(三)要抓住关键要害。关键要害在哪里?关键要害在于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这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怎么样去解决公司化的经营,怎么去解决规模化的生产,怎么样和市场对接,关键就在龙头企业身上。我们搞土地适度规模的流转是为了什么?农民群众把农产品生产出来了,出现了"卖难"。里面的要害就是要通过产业化的公司去解决这个问题,靠一家一户是解决不了的,靠政府也是帮办不了的。关于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大家应该清楚,实质上比较合理的一个组织形式应该是"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庄+基地+农户"这样一个格局和组织形式,单一的、一刀切搞绝对化都是行不通的。农口的各个部门和乡镇要去很好地研究这些关键、要害问题,把这个路子彻底搞清楚,然后去实施、去推进。
二、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解决农民要富的问题
要通过四个方面的努力去增收,一是挖掘潜力增收,二是扩大空间增收,三是拓宽渠道增收,四是政策补贴增收,这是我们增收的渠道。
(一)挖掘潜力增收。挖掘潜力增收,要害就是现在农村群众、农户手里面的资源潜力。靠耕地不行,但是又不能抛开耕地,耕地毕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让农民把土地抛弃去城市打工,也是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具备不具备这个能力,具备不具备这个技能,就是个问题。那么眼前就是这么一小块地,如何把有限的耕地的效益发挥出来,要认真研究。现在国家出台好的政策,就是要逐步提高农民生产资料的价值,允许农户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以及入股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第二就是林地资源。我们有290 多万亩林地,农民人均大数是9 亩林地,有些农户由于家庭人口多,可能林地面积会大一些,这个资源要盘活,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林业部门也搞了很好的探索,大力发展"林上、林中、林下、林间、林边、林外"的涉林产业,林上采、林中游、林下养、林间种、林边加工、林外销售,就是想尽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收。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盘活还包括宅基地,特别是整村搬迁的群众,宅基地也是他们的资源,也要想办法去盘活,各个部门包括各个乡镇,要厘清这个思路。
(二)扩大空间增收。就是要通过推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增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应该说我们在逐步探索出来成熟的路子,乡村旅游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的路子,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特色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的服务业,星星点点都有。怎么样去有力地引导,有力地扶持,有效去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这叫做扩大空间增收,就是要跳出传统农业这个圈子,跳出耕地圈子,去思考农民增收的空间。
(三)拓宽渠道增收。渠道就是农民的转移就业和创业,把农村群众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帮助他创业。在这方面,我们政府一是要加大对农村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培训面再宽一些,人数再多一些。我看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文件中已经明确了,参加技能培训的群众,在培训期间每人每天补助50-100 元,通过这些去帮助农村群众提高技能。对于健壮劳力、有技能的劳力,要促进他们转移就业,帮助他们创业。二是作为政府来说,作为各乡镇来说,拓宽增收渠道就是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特别是乡镇,你们招个大项目很难,那么你就要有意识地去招劳动密集型的、小加工、简便易行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让农村群众一家一户都可以干的这些项目,通过搞一些加工业帮助群众去拓宽增收的渠道。三是还有一个渠道,学一学三川,包括秋扒,也包括其他乡镇,记得你本乡本土在外地创业成功的人,鼓励他们返乡创业,给予他大力度的扶持,力度超过外地人。"亲不亲家乡人"。"亲"体现在哪呢?你在外地创业了,有了积蓄,有了积累,有了成就了,那么回到你自己的家乡,外地人给你创造的条件,在我们这里不仅都给你创造出来,而且比其他地方给的条件还要好,这才叫做乡亲,要下这种功夫。四是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家、能人带动群众就业。比如,三川的陈权搞劳务公司,这几年为父老乡亲出了不少力,出去了大概上千人,这都很了不得,一户能出去一个人,有稳定的收入,对增收就会有直接的效应。
(四)政策补贴增收。一是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再困难,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不减少、不降低。同时我们还要改革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要改革要创新,农民增收的渠道和增收的空间,我们要创新,财政支持扶持农业也要创新。现在有一个瓶颈,就是我们对农业的投入,这始终是一个瓶颈,金融部门也很愿意支持农民群众去脱贫致富,但是这里面有好多瓶颈解决不了,比如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利息的负担,很多矛盾在里面。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解开投入这个扣子。没有解开扣子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路子。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是政府、金融部门和社会领域一道,和企业、农户联手去做这个事情。怎么做?政府想办法补贴利息,政府想办法替农户、替农业中小企业担保。然后,政府还要拿一少部分钱,把商业保险公司引进到农业中,靠他们去解除金融部门的后顾之忧,帮农民办保险,这样把金融部门顾虑打消了,相信支持力度才会更大一些。既然想到这个办法,政府就要想方设法去干这件事,包括各个乡镇。改革创新找出路,让政府拿财政去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规律的。这就是所谓的"杠杆作用",要撬动社会的资金去做这个事,用政策的补贴去帮助群众增收。
说到增收就不能不说扶贫开发。我们现在省定的贫困村是75 个,1.1 万户,3.4 万人贫困人口。这始终是县委、政府最大的一个心结,每时每刻我们都念着这部分群众,念着这部分百姓,我们历年来都在做着努力,做着工作,但是不够,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下很大的力气去做这个事情。我们要记住四个关键词:方向、方针、方式、方法。一定要把我们的指导思想弄清楚,方向清了,我们做的这个事业才会效果好,才有针对性,才能做到点子上。
一是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开发式扶贫,还可以叫做产业扶贫,或者叫致富项目扶贫。过去大概更多的是输血、救济、帮助,现在我们应该是输血和造血并重,按照产业化、开发式这个方向去推进扶贫工作。这是方向,也就是造血。
二是方针。方针就是精准扶贫,什么叫精准扶贫?对村、对户、对人,这才叫精准扶贫。而不是撒胡椒面,不是只对乡,也不是仅仅只对村,要对户、对人。
三是方式。方式不是单打一,不是扶贫部门一家,而是叫做集中力量出重拳,应该叫做组合拳,这个组合拳都是重拳,要使用这种方式。这个方式的构成有三个层面,第一层就是加强领导力量,第二是规范推进机制,第三是完善对贫困农户、贫困人口的管理机制。概况起来就是三个层级:领导机制、推进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提高规格、要强化。推进机制应该是涉及到的部门、涉及到的乡镇共同参与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大家坐到一块,定期研究这个事情。管理,就是建档立卡,到户到人,不脱贫不罢休。并且到户到人这种管理,要明确这一户脱贫的责任在哪一级?在哪个单位身上?在哪个干部身上?这叫做管理的机制。
四是方法。就是要在我们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把新的方法用上。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这么多年的历程当中,我们有很多好的办法,但是这些好的办法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我们一直讲的要集中资金、力量,打捆用到解决扶贫问题上,做到了没有?可以说也做到了,也没有做到。为什么讲没有做到?农、林、水、交通、卫生、教育、医疗在立项,在使用资金上是有意识地去向贫困村倾斜?没有吧?没有完全做到。没有的原因也不完全在于各个部门,这是因为条条框框的制约。但是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有我们传统的办法,比如动员社会力量、动员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效果怎么样?确实有做的非常好的,你去庙子河南村去看看,电业局包的,很有效。但是不是都那么有效?很多情况下就变成了送温暖。这种传统的办法,我们要改革改进。还有我们有效的办法、传统的办法,比如搬迁扶贫。实打实的贫困农户进入搬迁社区占多大比例?进入到社区后他的生活出路是怎么样解决了?是不是随着搬迁到新型社区里头,他的增收致富问题就随之解决了?我看也不完全是。所以我们说,解决扶贫问题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还要坚持但必须要改革、改进、完善。我想我们要有六七个方面共同去研究。第一,农口的这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资金,交通也好,水利也好,水、电、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全县要一盘棋,确实要很好地研究往贫困村去使用,往那些不作为整体搬迁的贫困村去使用,这个事我们要落实,特别是发改委,因为发改委有这个权力,每年是拿计划的,应该明确。第二,就是刚才我讲的盘活资源。盘活贫困群众手里面现有的资源,这是他们的本钱,尽管这个资源很差、很不起眼,但是我们政府要帮他们想办法。比如白土马庵村是整体搬迁了,很偏僻,路现在还是砂石路,整村搬迁到镇区了,白土镇和林业局共同努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亿能公司,利用马庵村整体搬迁后的耕地林地包括宅基地,就是整个村子的一大片,搞旅游休闲度假的开发,这样不就把老百姓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盘活了吗?有些村子可能具备这些条件,有些村子可能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每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应该好好地盘点盘点,这是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第三,通过招商引资帮助群众脱贫。几个乡镇包括叫河、潭头等乡镇都做了这些工作,在社区旁边搞小加工,小电子、小手工加工、来料加工,让农村群众坐在屋里面,不影响农村妇女为老人做饭,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抽出功夫就可以干。包括其他的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后也有利于农村群众增收,有的活虽然累,但是只要动手就有钱。乡镇要搞清楚为什么招商。第四,包村扶贫。我们要细化、细分,就是能力强的机关、委局,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包的村比如说有100 户,大概目前有30 户困难群众,3 年之内要想尽千方百计必须让这30 户困难群众脱贫。能力弱的、没有力量的机关、委局,如果让你帮扶这个村,尽管有30 户贫困户,但只交给你3 户或者5 户,3 年之内要脱贫,不搞一刀切,什么事都实事求是搞,企事业单位也是这样。就是要对准户,实打实搞这个事,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调整包村扶贫的办法。第五,行业扶贫。很好发挥行业扶贫作用,把行业扶贫做得扎扎实实。比如教育行业,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教育部门主管,教育部门应该和各级各类学校联手,和乡镇联手,必须保证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怎么保证?县乡两级政府联手,确保上完初中,如果有能力上,接着进职业高中或者普通高中。这些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必须在教育局的册子上,哪一家,谁家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现在就学是什么情况,要随时跟踪。特别贫困的家庭,上职业高中也应该是学费全免的,上普通高中可能要花一些学费生活费,两级政府要想办法帮他们解决困难。比如劳动部门搞技能培训,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把贫困家庭列为首当其冲的培训对象,培训劳动力。各个部门都有责任,要很好的去思考、去落实这方面工作。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部门也有这个责任,科技部门、行行业业都有这个责任,在扶贫上都要出力流汗。第六,企业扶贫。刚才富周县长已经讲了这个政策,企业用工,重点的是加工业、旅游业和农业产业化基地用工,可不可以再扩展一下,确实是用了扶贫部门、政府认定的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保障了他们的子女就业,那么我们就帮助你、支持你、补贴你,让企业帮助这些群众造血。第七,保障救济。低保、医保、救济,民政部门要再出力。一句话,我们要无所不用其极,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三、要在建设美丽乡村上迈出新步伐,解决农村要美问题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去改变农村面貌,包含两个方面,既包含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也包含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的社会管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这几年我们按照全景栾川的要求下了很大的功夫。具体工作中,农业部门同志讲的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农办同志讲的是美丽乡村建设,旅游部门同志讲的是全景栾川建设,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是部门叫法不同。美丽乡村建设上,我们要好好地去统筹、谋划,好好地理一理思路,就是紧盯一个目标,坚持四项原则,实施五大工程,落实六项举措,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也是叫做新农村建设、也是叫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叫做全景栾川建设,我们统称美丽乡村建设。
一个目标,就是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四项原则,就是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尊重自然美,就是依山傍水,因时因地。突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尊重自然布局,尊重自然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也不搞不伦不类。就是一派田园风光,平地里、山坡上、沟里面自然地散布着。侧重现代美,就是把环境的改造和产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的生态中,把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文明文化的东西融合进去,而绝对不是不东不西去追求城市的东西,是现代的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讲卫生、好习惯、好风气等。房子改造之后、环境改造之后,应该伴随着产业。比如说建美丽乡村,庄子村就地发展家庭宾馆,同时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农村群众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增收。大家可以看看河南卫视播放的电视《嘿,真不是闹着玩的》,大年初一河南卫视就开始播放,就是在庄子村,包括潭头镇的大王庙拍的40 多集非常好看的电视剧。注重个性美,就是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各个的产业不同,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文历史不同,要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不追求洋气和阔气,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构建整体美,就是把一个村当成一个景观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做一个小品来改造,整体体现在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程度上。
五大工程,就是环境提升工程、产业提升工程、服务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环境提升,就是外部有形的环境的改善提升。产业提升,要培育产业,不去仅就房屋改造而改造,要把产业带动起来,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服务提升,就是对农村群众的公共服务,教育、卫生、包括警务室、小超市改进等。素质提升,就是提升人的素质,树立村风文明的好风气。管理提升,就是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的社会管理。
六项举措,就是健全组织,规划在先,落实政策,项目支撑,合作共建,突出重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去解决农村要美的问题。县委、政府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三张金字招牌--中国钼都、全景栾川和国家生态县,我们要共同努力,打造第四张金字招牌--最美乡村。我们都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让栾川的美好环境成为人人心驰向往的环境。
这是我讲的三个方面工作,怎么样去推进这个工作,要靠我们县、乡、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刚才给大家提出了很多要求,作为县一级,对三项工作,解决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问题上,县委、政府、四大班子,要加强领导、创造条件、持续发力。创造条件,有两件具体事,县里面要抓紧办,一是规范完善对各个乡镇的考核体系,不搞一刀切,解决农村美做得好,农民富做的好,农业强做得好,都可以得到县委书记、县长特别奖。二是研究制定激励的政策,怎么去调动乡镇同志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干事创业有个条件就是有钱干事,县委、政府要研究怎么让乡镇有人干事,还要有钱干事。
同志们,栾川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幸福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在解决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问题上,我们要说尽千言万语、尽千方百计,经受千辛万苦、千难万险。让我们团结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而共同奋斗。